政策法规
船舶工业转型升级方案出炉 重点提及海洋工程
2013-08-07 00:00  浏览:766
正处在寒冬之中的中国造船业,其新增产能将被控制。 中国政府网昨日全文发布《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实施方案》)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核准、备案新增产能的造船、修船和海洋工程装备基础设施(船台、船坞、舾装码头)项目,国土、交通、环保等部门不得办理土地和岸线供应、环评审批等相关业务,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 此外,《实施方案》提出,“在满足总量调控、布局规划、兼并重组等要求的条件下,推动整合提升大型基础设施能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企业转型转产。” 中船重工规划发展部副主任张健德告诉新华社记者,船舶工业集中体现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金融危机后,中国曾制定《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期为2009-2011年。“此次实施方案与之前的(振兴)规划一脉相承,但又透露出政府对相关工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方式。将科技创新、提高关键配套设备和材料制造水平摆在《实施方案》的前两条,说明当前工业经济中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排在首位的,主要还是通过调结构、促改革来推进稳增长。” “李克强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同志对产业转型升级高度重视,新一届政府在成立之初就专题研究并作出部署。”新华社昨日说,《实施方案》的出炉,是新一届政府针对当前经济形势,“以调结构、促改革推进稳增长的又一重大举措。” 重点提及海洋工程 船舶工业事关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及国防建设。据统计,在国民经济135个产业中,船舶工业和其中113个直接相关,对钢铁、石化、轻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有较强的带动作用。 《实施方案》圈定了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七项主要任务,包括加快科技创新、提高关键配套设备和材料制造水平、调整船舶产业生产力布局、拓展对外新空间、推进军民融合等。 对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全文约6000字的《实施方案》有多处论述,其中涉及海洋工程的至少有24处。《实施方案》提出,未来重点依托国内市场需求,推进关键船用配套设备、海洋工程装备专用系统和设备,以及特种材料的制造;鼓励老旧船舶提前报废更新,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提高行政执法和公务船舶设计制造水平,实施渔船更新改造,培育豪华游艇自有品牌,逐步掌握大中型邮轮设计建造技术;依托环渤海湾、长江口和珠江口地区三大造船基地发展海洋工程装备,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专用系统和设备,形成造船、海洋工程装备、配套设备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按照《实施方案》计划,到2015年,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主要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25%和20%以上。 从衡量造船业的三大指标来看,中国已是造船大国。据国际造船业咨询机构英国克拉克松(ClarksonResearch)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9.1%、44.2%、43.1%。 但中国远非造船强国。同样是来自英国克拉克松的数据:截至5月底,中国船厂的订单额为685亿美元,金额少于韩国的1025亿美元,吨位数却高于韩国。 “不能老去造低端、同质化的船。”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聂丽娟对早报记者说。 骨干企业贷款证券化 聂丽娟认为,从金融方面来说,现在运力过剩,供求关系比较紧张,航运公司、船东经济效益不太好,船厂利润下降得很厉害,银行为了防范风险,对这样的产能过剩行业会有收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