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关注化工行业形象问题
2013-03-12 00:00 浏览:508
去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就在为解决“化工恐惧症”奔走呼吁。而到了今年两会,越来越多的代表、委员站出来,表达对重塑化工行业形象的期盼。 “重塑化工行业形象非常重要,我一直很关心这个问题,现在公众对化工的不理解已经威胁到行业的发展了。”曹湘洪说。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环保厅副厅长潘碧灵说,化工行业现在压力比较大。从城市的规划来说,一些项目经过科学论证后,当时的选址是比较合理的,但是由于民众的误解,将化工的风险放大成一股舆论,把项目否决了。然而化工作为一种基础工业,是必须存在的。就像大家都希望垃圾得到处理,但是谁都不希望处理厂建在自己家门口,那是不行的。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据他了解,PX的影响是可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和加油站的风险差不多。一些项目之所以出现被群众反对的现象,有认识的问题,也有宣传的问题。所以在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公众的需要,又要考虑到发展的需要。 “在大部分人眼中,化工厂就是个污染源,实际上有很多零排放的化工企业,但是沟通不够,老百姓不了解这些企业。所以沟通很重要,要保证技术过关,还要告诉别人。”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蓝闽波说。 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高吉喜也认为,现在民众都不太了解化工,所以有一种盲目的恐慌心理。化工企业要公正、实事求是地跟群众说清楚,群众认识到位了也就不会恐慌了。 全国人大代表、金陵石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日峰对一些民众谈化色变也深有感触。他强调:“要树立行业的形象,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民众了解石油和化学工业是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的重要行业,是一切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企业要增加透明度。让媒体和民众走进化工园区。当然,开放的前提是要有足够的自信,自信的基础是企业真正实现了安全环保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石化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殷云飞提出,面对发展阶段的“环境敏感期”,推进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是解决社会稳定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他建议,我国应尽快制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相关实施规范、评估办法和准入机制及责任追究机制,使化工行业等重大项目能够较好取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潘碧灵也认为,在化工立项过程中要保证程序到位。比如审批中要有公众参与的环节,如这个项目通过当地的所有媒体都发布了通知,当地涉及的各方面都听取了意见,那么就能够消除群众对项目的误解。 曹湘洪说,媒体也要正确地引导,不要去传播那些不符合客观规律的知识,夸大其词。要和业内专家来沟通,共同面对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