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光安:从普通工程师到柳工机械董事长
2015-01-13 00:00 浏览:622
日前,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曾光安在接受了人民网《财经1+1》栏目专访,曾光安分享了自己从柳工的普通工程师一步步升至总裁的过程。他说,能否在同一个岗位上保持不断进取、不断追求和永不气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区别。要根据经济转型调整思维理念 改变行为模式从中国经济角度看,企业发展都是根据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状况来调整发展战略、思维理念,以及改变行为模式。曾光安介绍说,十八大以来,中央释放了改革信号,国务院、国资委等都相继提出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我国较早的一批实行股份制改革的国有企业——柳工应不断跟随时代进步,引领行业进步。“一定要适应国有企业的改革。” 曾光安认为,改革核心在于机制和体制的创新。以柳工为例,它有国有企业的优势也有国有企业的不足,所以,下一步改革重点在于改革激励体系、绩效体系以及产权体系,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曾光安表示,要在真正自主创新领域开发适应于全球客户需求的产品。他说:“例如在欧美市场开发新兴市场、创新产品;在中国市场,适应客户新需求。这都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着手创新。”人与人之间最大差别是能否长时间保持进取“我个人的发展和柳工发展是同步的。”曾光安介绍说,自己最初以一名普通工程师加盟柳工,前期做了大量技术工作,翻译了大量技术资料和国外信息情报。后又被提升为技术改造负责人,专门负责企业进口设备、生产性投资和工厂建设等。曾光安说:“那时候做项目革新研究报告,要把市场、技术、制造、财务各个领域打通,也就是在那时候也学会了财务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而且基本都是一边干一边学。1994年,柳州市出台政策,在大中型企业提拔一批35岁以下年轻同志作为企业高层管理者。那年年底我非常幸运地成为了柳工的副总裁。”曾光安介绍说,自己对财务知识知之甚少,在前董事长的建议下,攻读财务管理方面的研究生。他说:“1999年,前董事长退休,我接班升为柳工总裁,今年11月份,我们王晓华董事长退休,我就接任了柳工董事长。”“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觉得一个人必须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如果能力不行就应该踏踏实实学习。我觉得能否长时间在同一个岗位上保持不断进取、不断追求和永不气馁的精神,是人与人之间最大区别。”曾光安认为。转变为国际化企业 首先面对的是人才挑战曾光安表示,企业要开拓国际市场,就会面临很多挑战,比如产品的国际市场适应性、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全球营销体系的创新等,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吸纳人才。为此,曾光安曾多番邀请洋专家大卫•闭同葆“加盟”柳工。他说:“2003年真正实施国际化的时候,企业最大的难题是产品如何满足国际化需求。当时邀请大卫,他有些不屑一顾。后来企业的国际化步伐迈得越来越远,我又多次试探,2006年闭同葆先生终于答应了柳工邀请,并通过一年时间让产品的技术研发基本达到欧美市场所需水平,为柳工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曾光安介绍说,柳工现共有来自30多个国家使用50多种语言的外籍员工1800人,这些员工占全部员工的18%。曾光安认为,企业需要有开放、包容且尊重人才的氛围。对人才而言,好的平台才能施展才能、发挥经验优势,所以搭建有感情的、有提升空间的平台至关重要。中国装备制造业和欧美日比还有一定差距曾光安介绍说,目前中国的装备制造业门类齐全。中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完全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所以已经从过去引进技术和模仿创新模式快速向自主创新转变。他说:“一些完全竞争的开放性装备制造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没有得到国家很好地保护,所以不得不和民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竞争。因而它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同时,中国装备制造企业也在参与国际竞争中不断地改造,提升了自己的运营系统。”曾光安认为,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业也存在一些短板,比如缺乏一些核心零部件的支持,在尊重高质量高品质的发动机、液压系统、传感系统、机电控制系统等方面与世界一流企业例如欧美日等还有一定距离,在精细化程度、对细节的关注程度上还有一定差距。“整体上讲,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过程充满了挑战,但是我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从党中央到国务院,都鼓励中国的装备制造业走出去,而且释放了目前存在的一些产能问题。我想,和全球优秀的企业同台竞争、同台比武,成为受全球客户尊重的企业和品牌,这是使命,也是责任。”曾光安说。企业要为股东追求利益还要践行社会责任“只有社会可持续发展,企业才能可持续发展,这是相辅相成的。”曾光安说,通过技术创新来最大限度地降低燃油消耗提高效率,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这应该是设备制造业今后的主要工作。我们呼吁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来推动中国企业在保证低排放、低噪音、保障人身安全和更有效机器作业等方面进步。“欧美的社会责任体系发展较早,他们的环境曾经也很糟糕,他们也是从痛苦中过来的。”曾光安认为,要解决发展与环境的问题,企业就应该有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建议政府对企业制定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如果企业都有这样的社会责任感,相信用不了20年,中国也会变成一个环境友好、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国家。”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