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装备制造业总量庞大 产业竞争力不强
2013-11-20 00:00 浏览:908
中国制造,没那么难!近30年来中国制造几乎顺风顺水、打遍天下无敌手,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中国制造”的力量。凭借价格利器,中国制造在十几年间席卷世界,尤其最近五六年,“世界工厂”的地位已经无可置疑、无法捍动。在象征国家实力的装备制造领域,中国制造也不断给国人惊喜。但是,去年以来,价格这个战无不胜的中国利刃开始变钝,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劳动力变贵、原材料涨价,多项因素叠加,像服装玩具制鞋这些典型的“中国制造”的成本上升了30%左右。屋漏偏逢连夜雨,全球性衰退在告别世界经济二十多年后又卷土重来,难免让高度依赖外需的“中国制造”阴云密布。面对三四倍于自身利润率的成本上升,企业们又将如何应对?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早已不声不响地进行着了。在海洋工程领域,上海外高桥造船厂与烟台中集来福士造船厂的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江苏熔盛重工的深海起重铺管船,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生产的LNG船,振华重工的港口机械设备,均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在生产设备方面,中国的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发电机组、百万千瓦级先进压水堆核电站成套设备、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设备、±800KV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等,都达到了世界一流甚至领先水平。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在同台竞标中战胜了德国、日本等国际机床巨头,获得福特公司在美国两个工厂全部五条大型快速智能冲压生产线订货合同。哈电集团制造的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8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近日刚在向家坝水电站完成总装。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正在自主设计、制造、安装世界最大的8万吨级大型模锻压机,这将为中国发展大飞机等项目提供坚实基础。中国航空工业虽不及航天领域声名显赫,但是其近年来的进步也可圈可点。军品方面,歼—20隐形战机等一系列具有全球一流甚至领先水平的新式武器装备已经面世。民用航空方面,虽然与欧美差距尚大,但是在大型客机制造方面的进步也值得肯定。当前,中国企业不仅占据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大部分市场,而且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也日趋扩大。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矿石,进口中国的矿山采掘和运输机械;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中增加了卫生筷子这类产品,进口越来越多机电产品;挪威的石油公司使用中国深海采油设备等。像陕鼓、上海电气、沈阳机床这样的企业,已经不再停留在制造环节,而是向设计、研发、服务这样的“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他们已经跨越了生存阶段进入了发展阶段,尽管离真正的“中国创造”还有距离,但他们已经把命运掌握在了自己手中。中国制造,世界第一?当深入分析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时,我们做出这样的判断:当前,世界装备制造业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中国仍处于赶超者位置。当前,世界装备制造业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全球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仍然可以划分为三个世界:美、日、德等发达国家是第一世界,虽然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暂时遇到一些困难,但依然掌握着世界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和最核心的技术,是主导者;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是第二世界,这些,拥有巨大的制造业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距第一世界仍然有很大距离,是跟随者;其他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国家为第三世界,这些国家既无先进技术又没有太强的工业基础,是原材料和能源的供应者,与第一二世界的差距逐渐拉大。尽管中国装备工业销售额2009年已经跃居世界第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产值加起来仍占到总量的70%,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突出地位。特别是高端制造产品,仍被发达国家牢牢控制。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门类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高达1.955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为19.8%。相比之下,美国2010年制造业产值为1.952万亿美元,占比为19.4%,中国已经成为装备制造业大国。经过前一个发展周期的爆发式增长,中国装备制造的弊端逐渐显现:产业大而不强、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平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困难等,属于粗放型增长。中国装备制造业总量虽然庞大,产业竞争力却不强。同时,影响全球的经济危机也迫使中国装备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据中国首份《中国产业升级报告》称,当今世界正掀起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的热潮,这是争夺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新一轮竞赛,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力量对比。如果一国长期徘徊在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在未来的全球经济政治版图上将难有一席之地。毫无疑问,世界各国均把技术作为产业升级的第一要素,中国也不例外。其正在经历从中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十八大报告提出,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的先机,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或可把握时机,赶上新一轮竞争洪流。只有成功实现转型与升级的战略目标,装备制造的“三个世界”格局才有可能改变。未来的制造模式小批量多品种质量高成本低研发期短生产柔性环境友好服务型制造随着产品的生产变成大批量定制方式,产品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而服务的增值,在制造过程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逐渐形成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的产业形态——服务型制造。服务型制造向客户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还包括依托产品的服务,或整体解决方案,也包括围绕产品生产的各类服务。制造业的“四端”与上、下游制造活动向前端、后端延伸,逐渐形成现代制造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