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国的海洋技术和工程装备而言,与国外相比,主要是高端领域差距比较大。一般认为,中国要落后15年左右。”首届中国(上海)国际海洋技术与工程设备展览会日前在上海举行。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主任罗续业表示,中国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实际上重要的是海洋技术,而海洋技术就体现在工程装备上。 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市场上使用的海洋工程设备高端产品大部分要依靠进口。虽然我国在海洋装备方面投入很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存在。以刚刚闭幕的上海国际海洋技术与工程设备展为例,罗续业介绍说,其母展——英国(伦敦)国际海洋技术与工程设备展览会已举办了40多年,来自中国大陆的参展商最多的一次只有两家。此次上海的展览共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的190余家展商参展,中国的公司有60家左右,这其中又有一半以上是国外产品的代理公司,真正拥有自主品牌的国内公司不到30家。展览主办方励展博览集团中国区CEO王国洪也坦承,在将展会带到中国之前,他们做了充分的市场调查,也是根据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的巨大需求看到了将来发展的可能性。 据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12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9%,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6%。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产业化处处长唐军武曾表示,现在中国是海洋大国,海洋科技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其中,海洋装备市场约为150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 伴随着海洋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中国亟须在海洋核心技术、核心装备的制造领域寻求突破。“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认为,随着近年来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以及发展海洋经济规划的进一步实施,我国海洋工程技术在逐渐提高,“蛟龙”号就是一个例子。“‘蛟龙’号的研制使中国深潜技术有了很大的跨越,其中很多技术有望进行产业化,同时实现了很多关键设备的自行研制,有利于促进整个海洋工程产业的发展。” 徐芑南同时表示,“蛟龙”号目前正在进行的是深海资源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的调查,这只是第一步,关键是要把这些海底资源开采回来。这就需要研制诸如可在四五千米深的海底作业的挖掘机、把开采出的矿产运送到海面的水泵等很多高端深海工程装备来为开发服务。 据了解,我国已开始加大对海洋技术和工程装备方面的投入,并在一些科技专项上安排了相当一部分资金,研发自主品牌的技术和装备。罗续业介绍说,像水下自动机器人、遥控水下机器人、水下滑翔机、海啸浮标等关键性设备在过去十年里很多已用于业务系统。而更先进、设备现代化程度更高的大洋二号科考船,已经获批并即将开建,深海运载器也正在研发中。